李雨(化名),女,高二学生。读初中时是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每次考试基本上名列前茅。可是中考考得并不太理想,但还是勉强上了我们这所重点高中。高一时曾考过年级前一百名,她告诉我这学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可是却没有达到她想要的结果,名次不进而退,她感到很迷茫,总觉得自己是不是脑子太笨了,不是块学习的料。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致与现在一天到晚都没有什么学习的劲头,精神也不太好,总是觉得自己怎么会这么没有用,辜负了家长和老师对她的期望。从她的班主任及同学我还了解到李雨非常用功,很要强,有几次因为考的不好还会在班级流眼泪,劝都劝不住。
案例分析
我觉得,该生表现出了过强的学习动机,并由此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情绪障碍,导致了其厌学,情绪低落。当然这也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心理失衡是指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员或遭受挫折、经历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心理失衡时一般都伴有认知上、情绪上的不良反应,经历着一种痛苦与矛盾的情绪体验。心理失衡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调节和控制,就会使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意志、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严重者会使人的心理瓦解,使心理活动本身各个方面的协调受到严重破坏以至丧失理智,失去自制,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给个人造成危害。不过,李雨的情况还不至于那么糟糕,她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她认为自己努力了就应该有回报,就应该有好的成绩,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并让其认识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模式发生改变,从而放弃不合理的信念。一旦学生放弃了不合理的信念,她过强的学习动机就会减弱。就能更正确的认识自我,重新找到信心,克服由于信念不合理造成的厌学情绪和心理。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首先,让其认识问题的本质。表面上看是考试失败导致的情绪问题,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的不合理的信念与任职,导致了心理状态的失衡。教师在心理辅导时不能一味的分析其考试失败的原因和学习方法上面的问题,这样往往会让学生看不清楚自己的真正的问题所在。因为学习上面的问题总是存在的,它也许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或者下降的原因。但却并不是最本质的根本性问题。当困扰学生的不合理的认知被澄清之后,再来讨论这一问题,学生会更能够接受。也更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其次,帮助其分析不合理的情绪特征。本案例中不合理的情绪主要是指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等等,当事物的发生与其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就会陷入难以接受的情绪困扰中。
最后,在其正确认识自己学习动机,建立正确合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的建议与方法。建议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支配学习时间,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学习中,除了教师,至少还有三位特殊的“老师”,也是我们学习中的良师益友:自信是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不管什么时候,每个人可供开发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输,就一定能成功。自信是学习中的第一位老师。课本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二位老师,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它随时伴随在我们身边,每有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应当是查阅课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传递,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结果
一个月后,李雨的厌学情绪明显好转。表现为她已经开始接受了现在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开始思考如何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而不是在一味的陷入“努力”就等于“考好”的思想不能自拔,而且整个人也变得很开朗,再也没有出现过很情绪化的事情发生,考试成绩也很不错。
案例
张强,男,16岁,高二年级学生,在农村地区家境算比较富裕。因为听说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张智力水平属中等,但是进入学校后,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不及格,期末考试中也只有50分。张强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看黑板,做课堂练习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曾经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
分析
张强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父母感情不睦,经常吵架,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对他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这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远远不止是性格上的残缺,若引导不当,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坠落,误入歧途。老师曾多次找小张谈心,起初他一言不发,多次接触后,从他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对老师的几分敬仰。有一次课堂外活动后,我观其神色不错,主动找他谈心。他悄悄地跟我说:“爸妈经常吵架,我到了家有时想好好坐着做作业,听着他们的吵架声,我觉得很烦很烦,有时爸爸赶我到爷爷家去吃饭,有时妈妈赶我到外婆家。在这个家我怎么有心思去读书?周围的邻居又经常取笑我有‘二妈’。”我认真分析起来,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不良,使孩子缺少关爱,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在他看来,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难完成学习任务,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对学习的自卑心理,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自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消极情绪。为此,产生了自卑厌学的心理障碍症。
方法
(一)、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小张的家长认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明白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特别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消除紧张,焦虑、苦闷、疲劳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张强的父母多次沟通之后,其父母在对待孩子方面的态度渐渐的有所改观,同时张强父母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
(二)、家长要教育和帮助孩子消除自卑和厌学心理。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要有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外,一定还要有耐心。孩子学习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赶上去非一日之功,对孩子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急或过早下结论。一要有信心。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在经过努力后是否能提高,家长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孩子经过教育,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进步,鼓励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感到“我能行!”。二要设法让孩子不断体验到学习有所提高的喜悦和成功感。对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都要及时地肯定,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的某门功课以往经常开“红灯”,这次经过努力及格了,哪怕只是六十分,也应充分肯定他努力的结果,用肯定和鼓励重新点燃起孩子自信的火焰。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鼓励,在一次考试中他取得的成绩也不是很好,课后他主动找到我,告诉我他已经找到这次分数较低的原因,让我相信他下次会考试得很好的。从这些可以看出他已经走出了以往的阴影。
(三)、学校要形成合力,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孩子与父母多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互访,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在社会上,在家里的活动特点,帮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对孩子不作过高的要求,也不放任自由顺其发展。
(四)、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小庄学会掌握自我调节,消除不良的情绪,扬起进取之帆。首先要让他学会认识自己,正视自己,让其明白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无畏的精神去面对,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情,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意志,不断地战胜和完善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到乐学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使学生受到学习引力的影响,调动起学习热情,克服自卑厌学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除张强外,我观察到很多其他听讲习惯都不是很好的学生,在我组织一些活动时他们的参与都非常积极。从而,这也指引着我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
(六)、其他老师沟通协调,做到使学生全面提高。一次在得知语文默写时,我预先告知了小王,要他认真复习。第二天,他的默写得了75分,语文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同时,我也联系其他的任课老师也配合在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又与班主任联系,在班级中挑选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的可亲,集体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去除他的厌学心理。
四、结果
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共同关心下,张强上课看黑板的时候多了,埋头做小动作的现象渐渐少了。在做练习的时候也积极主动了。看到他的进步,他父母也非常高兴,说将进一步配合老师,使他进步得更快。
案例介绍
当小磊敲门进来时,本节课已经上了一大半,我明显感觉到他情绪有点低落。课后了解到他按时到了学校,可在校门外徘徊了很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还没来得及给他父母打电话,他母亲已经急切地找到我,说小磊近来很反常,都不想上学,希望我能帮他我很吃惊,小磊学习一直都很努力,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而且身材高大,喜欢打篮球,球技也好,在学校还小有名气,况且都高三了,怎么会不想上学?下午放学后我找他到办公室。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心智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当今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像小磊这样由于学习挫败感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占主要。他们为了获得成功感的满足,有的着迷于网络游戏并一发不可收拾,希望在虚拟世界里找回了失去的自尊和自信。有的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小磊在学习中的不如意,在篮球场上得到了满足,他俨然成了同伴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面对现实,父母的期望,社会对文化课成绩的认同感,他又会变的无奈和失落,渐渐的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即使努力学习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从而产生“习得性失助感”,结果学习动机越来越弱,篮球欲望越来越强,导致不想读书,产生了专打篮球的念头。
个案处理
小磊走进办公室时,戒备心很重。为了卸掉他的“防护装置”,我采取了迂回战术。“听说你们最近与三一班打了一场比赛,战绩怎么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他的眼睛开始闪亮起来,“赢得有点悬,比分一直都是不相上下,离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比分都还是42:42,在最后的30秒我投进了关键的一球。”说到这里,他兴奋的脸都有点微红。(直接切入学生的兴奋点)我也情绪激动起来,兴奋地说:“不错吗,乔丹第二。”(使其情绪和谐起来)“老师,您怎么知道我的外号?”他吃惊的两眼圆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注他)
我只是神秘地一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话锋一转:“听说你有不想读书的念头?我一直觉得你打篮球是高手,在学习方面也很有潜力,并且你也一直很努力,不是吗?”
他缓缓地将头低了下去,表情显的很痛苦。“老师,您不觉得我很失败吗?”“你是指学习上吗?”我很平静地问。(乘胜追击,寻找问题的关键)“是的。”他回答的很简短。
我表情严肃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一定在想,我在学习上已经很努力啦,可为什么总上不去了,是这样的吗?”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觉得我学习没有希望了,我想专门训练打球,我想当球星,像乔丹一样。”“你如何看待打球与学习?”我接着问。(我没有正面接他的话题,而是继续提问,试图揭开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想法)
他若有所思地回答到:“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妈妈常常告诉我要读书才有出息。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是老师眼中的优生,可不知为什么,上初中后我的成绩总不能拨尖,不管怎么学,我都学不好,我没有读书的天分,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说到这里,他再一次低下了头)
片刻的沉思后,他猛地抬起头:“而打球就不同啦,我特有感觉。”
到目前为止,问题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他不想读书的根本原因在于,进高中后,小学、初中成绩优秀的他,成绩开始下降,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成绩下降让他很没面子,他内心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渐渐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没有读书的天分,而在球场上是主角,常常得到是掌声,赞扬声,于是渐渐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暗示效果。由于最近的几次测试,屡屡失败,更强化了他的失败感。于是有了不想读书、专业打球的念头。而事实上他内心深处是不想放弃学业的。
针对小磊的这种情况,首先要让他重新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期望目标,保持良好的心态。作为小磊的物理老师,从物理学科入手,我给他分析了在物理学科上自身存在的潜力,并结合他讲述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给他介绍了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此时,天色渐晚,我给他留了家庭作业,回去按科学的方法复习所学的物理,复习好后再来找我,我单独给他考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并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及信任,于是信心倍增)
接下来,我将情况告诉了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再发动各科教师给了小磊特殊的关注。我也和小磊的家长面谈了一次,分析了小磊的情况,家长表示不再给他施加过大的压力,并树立正确的期望值。一周后,小磊信心十足地找到我,告诉我他已经复习好啦,在这张试卷中他得了100分。客观地说这张试卷相对简单一些,另外加上他自身专注的复习,考高分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就是这次高分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用小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初中后我从来就没有考过这么体面的分数,原来我还是能行。”加上来自各科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小磊各科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再也不说不读书的事啦。今年中考,小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市的重点高中。
案例反思
本案例首先通过与小磊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让他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这次成功使他产生了愉快的体验,激起他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都有力的多。
其次,通过与小磊班主任的沟通,为他争取到了其他科任教师的更多关注,使他重新找回了在学习上的自尊和自信。让他失落的心境和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慰藉,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最后,通过和他父母的沟通,让父母重新确立了适合小磊的期望值,让小磊在心理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这为他重新获得成功奠定了精神和心理基础。
小编推荐: 企业危机处理成功案例3篇 寿险理赔案例4篇 酒店客房优秀服务案例3篇